基础医学部2014-2015-1学期“学术讲座月”第一讲——网络药理学简介及其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为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基础医学部2014-2015-1学期“学术讲座月”的第一讲于11月5日下午13:30在求真楼504会议室开讲。会议由张琦主任主持,学校科研处、基础医学部、药学系及医学检验系30余位教师参加。
药理教研室李翔博士为在座老师带来一场精彩和充满互动的报告,其演讲题目为“网络药理学简介及其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李博士201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学、网络药理学、中药网络药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学术讲座中,李博士先对国内外新药研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新药研发存在的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当前世界上对于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等实际情况,李博士指出新药研发模式已经转变,网络药理学已成为下一代药物研发的新范式(“Network pharmacology:the next paradigm in drug discove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08, 4(11))。接着,李博士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介绍网络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国内外研究团队,使得与会人员对这一新概念有了宏观的认识。报告中,在座老师也与主讲人不时地开展互动,而李博士对老师提的问题也及时地以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解答。之后李博士对网络药理学及其分析方法这一新的研究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四个实例重点介绍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他指出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能从整体观角度研究中药复杂化学成分与机体疾病之间的“系统-系统”非线性作用,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从分子网络水平揭示中药治疗复杂性疾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调节作用机制。
最后的应用介绍进一步激发了与会老师的兴趣,整个会场气氛异常活跃,各位老师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疑问,并与李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至此报告会达到了高潮。讨论结束后,张琦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加基础医学部本月中的各场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