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备份栏目 > 副教授

赵小菁

发布时间: 2014- 09- 10 16: 23浏览次数:


赵小菁,化学博士,副教授,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化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E-mail:qingxj@126.com



主讲课程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生活化学(选修课)


研究领域
超分子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科研论著(部分):
1). ZHAO Xiao-Jing1(赵小菁), RUAN Wen-Juan*,2(阮文娟), ZHANG Ying-Hui2 (章应辉), DAI Fang2 (戴放), LIU Dan2 (刘丹), ZHU Zhi-Ang2(朱志昂), FAN Sheng-Di1(范圣第),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Porphyrin-Salen Compound towards N-Heterocyclic-guest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6, 24 (08), 1031-1036.
2). 赵小菁,刘佳,权美娜, 金黎明,  范圣第, 卟啉作为信号传递介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7, 23(11),1917-1923.
3).  赵小菁,包咪,金黎明,范圣第,卟啉-脂质体化合物P-GlyL的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性质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42(11),1-5.
4). 赵小菁,呼格吉乐,蒋本国,金黎明,范圣第,一种新型的卟啉-脂质体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化学通报,2008, 4, 286-292.
5). 赵小菁,张丽影,刘宝全,王剑峰,李春斌,范圣第,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4),70-73.
6). 赵小菁,张丽影,金黎明,范圣第,氨基酸席夫碱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有机化学,2011,31(9),1516~1521.
7). 赵小菁,张丽影,偶氮苯类人工受体中间体的合成及1H NMR谱,大连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5), 444-449.
8). 赵小菁,张丽影,金黎明,范圣第,Chemical Oscillatory Reaction in a Bio-inspired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Mechano-Optical Signal Transducing Triggered by Introducing DPIP onto Bilayer Vesicles,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25(3): 297-302.
9). Xiaojing Zhao, Liying Zhang , Liming Jim, Shengdi Fan,Synthesis of Peptide Lipid (N+C5Gly2C16),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404 (2013) pp 118-121.
10). 赵小菁,张丽影,方苗利,金黎明,范圣第,信号转导系统中偶氮苯类人工受体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化学世界,2013,11,641-649.


科研项目
1) 人工超分子体系中偶氮苯类受体对光信号的响应(DC120101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课题2012.05~2014.11 项目负责人
2) 含偶氮苯基团的人工跨膜受体的合成及光控研究(DC10040108)国家财政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0.03~2012.03 项目负责人
3) 具有光转换功能的卟啉-脂质体衍生物的设计及分子器件基础研究(05L060)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2006.01 ~2008.03 项目负责人
4) 粗甾醇中回收天然维生素VE的工艺(H201101005) 横向合作研究 2011.08~2012.08 项目负责人


科研奖励
1)卟啉-salen化合物的合成及谱学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三等奖 赵小菁等. 2007-LNL1196.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07.06
2)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Porphyrin-Salen Compound towards N-Heterocyclic-guests.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三等奖. 赵小菁等 . 2007-LNL1197.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2007.06
3)卟啉作为信号传递介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三等奖. 赵小菁等. 2008-LNL1578.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 2008.06
4)一种新型的卟啉-脂质体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三等奖. 赵小菁等.  2010-LNL1774.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 2010.06


教学论著
1). 赵小菁,华瑞年,张树彪,那立艳,非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化学世界,2009,12,755-757.
2). 赵小菁,赵轶男,张丽影,精细有机合成课程设计改革的探讨,广州化工,2011,39(22),111-112.
3). 赵小菁,张丽影, 关于精细有机合成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11(1),8-9.
4). 赵小菁,张丽影,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化工时刊,2012,26(2),51-52.
5). 有机化学.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03, 副主编.


育人工作
1) 赤峰地区地沟油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十届“挑战杯” 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指导教师. 2011
2) 光信号诱导下偶氮苯类人工受体构象变化的研究. 第十届“挑战杯” 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三等奖. 指导教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