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备份栏目 > 教授

潘丽红

发布时间: 2014- 09- 28 14: 59浏览次数:

       潘丽红,医学硕士,教授,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2008年入选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安徽省卫生职业教育免病校际教研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免疫学会理事;安徽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委员;内科执业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校级精品课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负责人。
E-mail: panlh1114@126.com


主讲课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研究领域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


科研论著
1.潘丽红,姚湧,汪学龙等.重组猪囊尾蚴cC1蛋白用于囊尾蚴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黄山学院学报.2011;13(3):41-43
2.潘丽红,王海民.囊尾蚴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1):38-40
3.潘丽红,董红星,徐蕾等.中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研究,内蒙古中医药.2011;30(5):106-107
4.潘丽红,何结宝,汪学龙等.我国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12(2):238-239
5.潘丽红,张胜权,沈际佳等.重组Sj-Ts4样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9;28(1):58-60
6.潘丽红,沈际佳.重组抗原用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研究进展,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7;5(3):181-184
7.潘丽红,阮宏胜,李济平.安庆卫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15-1116
8.潘丽红,朱绍春,任翠平等.日本血吸虫Sj-Ts4样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初步鉴定,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3):262-264
9.潘丽红.一例由认知因素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156-158
10.潘丽红.安庆市杉木洲近十年螺情调查资料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3 ;7(2):97


科研项目
1.卵黄抗体IgY免疫学检测囊尾蚴病人循环抗原的研究(项目编号KJ2010B098).安徽省教育厅.2010.1-2011.12 项目负责人
2.基于日本血吸虫胰岛素受体纳米微球DNA疫苗致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 2013.1-2014.12 项目负责人


教学论著
1.潘丽红,吴珍珍,张伟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3):437-438
2.李帆,吴珍珍,潘丽红等.论高等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555-556
3.潘丽红.积极心理学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保健营养.2012;5:506
4.潘丽红.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111-113
5.潘丽红.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437-438
6.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4.01, 主编
7.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6, 主编
8.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06, 主编
9.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1,主编
10.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10.07,主编
1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01,主编


教学项目
1)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2013.01 -2014.12 项目负责人


教学奖励
1)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 2010
2) 我国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安徽省卫生职业教育免病校际教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论文交流大会交流征文.一等奖. 2010
3) 开放实验与人才培养.全国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第十次微寄教研会.一等奖.2009
4) 建设开放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的做法和设想. 第五届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会议. 三等奖.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