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秋高气爽,金叶飘落,前方传来捷报!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暨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我校三支队伍分别斩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均省级二等奖)和省级三等奖。
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以生命科学为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耗时长、过程复杂、内容丰富,从选题到答辩要求系统化完成竞赛项目,被称为含金量最高的竞赛项目之一。本次大赛共有40所本高职院校655支队伍参加,通过对其项目综述、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及研究性论文等环节,线上层层评审,角逐出100支队伍入围决赛,进行现场答辩。最终决出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省级一、二等奖。
本届竞赛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委托基础医学与法医学医承办,通过师生互选有9支队伍参赛。从选题到最终论文形成,现场答辩,学生认真完成,指导教师悉心指导,层层把关,学院及校领导多次点评、系统化指导,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部队伍完成竞赛内容,通过网评2支队伍入围决赛,1支队伍直接认定省级三等奖。
2020年11月13日至2020年11月14日,决赛于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举行。决赛以现场答辩形式进行,主要参赛选手对队伍的项目内容、研究方法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度。我校参赛的2支队伍经过校内专家多次指导、点评及模拟答辩,指导老师倾心相助,修改了数十遍PPT后,选手们在答辩中汇报自如、娴熟应答,获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希望杭医学子们日后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获奖团队:
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二等奖):
杭医40472队--王语馨、鲍凡凡、陈锐、巫甜甜、胡洪涛(指导教师:花扣珍、银国利)
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
杭医35830队--叶逸繁、朱茵、胡晔、张灵涵、黄晨笑(指导老师:刘小香、杜蓬)
省级三等奖:
杭医36702队—俞萍、朱鑫莹、盛婷娜、王宇晴、吕诵(指导教师:叶夷露、张凤)
学生心得体会
杭医40472团队:
实验探索的路上充满无数的荆棘与泥泞,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到达终点的捷径,然而唯一的秘诀只有坚持不懈、砥砺前行。整整16个月的竞赛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研”既需要“科学”的严谨性也需要“研究”的钻研劲儿,在实验中我们学习到了各项实验技能,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实验结果更好地呈现出来。在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实验结果往往会存在超出预期的情况,但我们会及时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改进实验方法,并积极询问老师的建议,不断总结上一次实验的失误,不停改进,直到获得预期的效果。怀着对实验的热情和执着,面对一次次实验失败带来的烦躁与苦恼,我们慢慢学会了去解决问题,这为我们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杭医35830团队: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通过参加生命科学竞赛,我们得到了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学习体验。在实验操作方面,我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到,实验操作“无菌”的重要性。随着参与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体系,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规范化,实验后结果记录和数据分析以及与老师和队友关于实验的交流。由于这次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开学延迟,我们开展实验的时间被压缩,有些实验工作量大,操作比较严格,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调整心态,团队分工合作,疫情在家认真整理数据,完成实验操作和记录的撰写。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团队顺利完成了科研项目,我们为获得的成果和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感谢竞赛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我们锻炼的机会。(图文:花扣珍、刘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