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8月21至8月22日,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被忽视热带病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为主题,旨在深化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热带病与寄生虫病防控、科研及诊疗水平的提升。会议由我校承办,副校长、专委会主任委员陆绍红主持会议,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夏时畅会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在杭州口腔医院召开,王维倩院长致辞。来自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医疗机构、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百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特邀多位国内权威专家作大会报告,内容涵盖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前沿进展、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曹俊所长以“中国参与全球传染病国际合作的思考:以疟疾为例”为题,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入剖析并重点阐述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包括技术支持、药物援助和人才培训等,体现出大国担当与实践智慧。
南方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彭鸿娟教授从基础研究出发,以“弓形虫感染免疫促进脑损伤的机制研究”为主题,从弓形虫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层面,深入讲解了弓形虫免疫逃逸、潜伏感染及相关分子通路的最新发现,为弓形虫病等机会性感染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此外,本次学术会还邀请了12位来自国家及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以及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围绕疟疾、猴痘、基孔肯雅热、巴贝虫病、锥虫病、登革热、Q热等当前备受关注的新发、再发及输入性人兽共患病,分享监测、防控、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我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王友如教授以“自复制mRNA疫苗技术体系及其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从机理到应用层面介绍了自复制mRNA疫苗技术,包括自我复制的核心机理、提升效力和安全性的系统优化策略、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前沿应用举例等,给与会者提供了理解这一颠覆性技术的一体化视角。这些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精准呼应了本次会议主题,具有前沿性和先进性,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讲者与听众互动频繁,在问答环节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得到与会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在专委会工作总结环节,陆绍红主任委员回顾了专委会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包括制订技术指南、开展基层培训与科普宣传、搭建科研交流协作平台等。她指出,本次年会不仅为专业技术人员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供了宝贵机会,更有力促进了跨机构、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推我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防控事业的不断发展。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体现了专委会在热带病与寄生虫病防控、科研、诊疗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疾病传播形势,专委会将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深化交流合作、扩大科普宣传与社会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图/文:马安
初审:由振强
终审:叶夷露